實驗室所產(chǎn)生的污染物常常被人們忽視,建設的越多,污染的總量越大。在我國,實驗室產(chǎn)生的廢水一般不經(jīng)處理或簡單處理后直接排入地下污水管網(wǎng),送到大型生活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由于實驗室污水成分復雜,特別是含有重金屬以及大量的、病毒、蟲卵等致病病原體,還有化學藥劑和放射性同位素等,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設施對其“無能為力”,后只能排入江河。這些實驗室,尤其是在中心城區(qū)和居民區(qū)的化學實驗室對環(huán)境的危害特別大,因為歷史的原因,許多化學實驗室的排水管道與居民的排水管道相通,污染物通過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滲入地下,重金屬進入水源或土壤后,可能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醫(yī)學資料稱,鉛、等重金屬會引發(fā)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病變。因此,實驗室廢水的直接排放對水資源和環(huán)境的危害不可估量。
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由廢水分類收集單元、廢水調節(jié)單元、廢水深度處理單元、沉降分離單元、物理處理單元、生物處理單元、廢水綜合凈化單元等構成。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廢水經(jīng)過廢水提升泵提升后,經(jīng)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jīng)過砂水分離的廢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jīng)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jīng)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后利用。